咨詢熱線:15093271888

您身邊的認證專家,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天明認證​​​​​​​​​​

誠信與信用的區別
來源: | 作者:logistics-100 | 發布時間: 2021-04-12 | 3403 次浏覽 | 分享到:
誠信與信用,二者有內在聯系,又有明顯區別。誠信屬于道德概念,是誠實守信的意思。它用于人的行爲,是道德規範;見于人的修養,是道德品質。誠信的信,意爲人的內在善意和良心,即孟子所說的“有諸己之謂信”;按照北宋思想家張載的解釋,就是“誠善于心之謂信”。信用則是指人們之間客觀的交往關系,它在經濟領域體現着“本質的、發達的生產關系”。所謂守信,就是堅守這種信用。人們常說的是人和人交往要“守信用”,而不是說要“守誠信”,原因就在于這兩個詞的涵義不同。
  馬克思爲什麽把信用看作“本質的、發達的生產關系”?因爲信用不是從道德的誠信產生的,而是從商品交換和流通的發展中產生的,是發達的經濟關系的本質規定。比如,資本主義的商業信用最初就來自勞動力的買賣。資本家在買到勞動力並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或周末或月末)才付給工人工資,其間存在時間差,由此構成了勞動力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一種債權--債務關系。馬克思說,這就是商業信用的開始。
  商業信用,即從事再生產的資本所有者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礎。商業信用體現着一種互相依賴的關系:每個人的支付能力同時取決于另一個人的支付能力。每個人一面提供信用,一面又接受信用;每個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權利,同時又有履行信用的義務。可以說,再生產的不同階段都是以信用爲媒介的,信用是商品交換和貨幣流通的調節器。不僅如此,信用作爲一種制度,可以把複雜的經濟活動主體和社會關系聯系起來,使市場經濟流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以信用爲媒介而存在和活動,消除以資本爲基礎的生產過程各個環節聯系的偶然性和障礙;加快貨幣流通和資本運動,從而加快社會再生產的進程;可以調節公私、公公、私私之間的矛盾,形成強大的社會資本,從而加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它和競爭一起成爲資本運動和市場發展的杠杆。顯然,不能把信用混同于道德規範或人的道德品質。
  應當指出,經濟活動的交易雙方通過契約形成信用關系不等于就有了道德的誠信,因爲這種關系只是在利益驅動和契約強制下形成的,並不是簽約雙方內心就必然誠實守信。人們可以看到,從古至今,在經濟交往中,有德之人才會有可靠的、穩定的“良心”,但不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正因爲如此,我們說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基礎。從這種意義上,可以看出市場經濟作爲契約或法治經濟的本質之所在。
  信用可以量化爲信用度,信用度標志着信用相關者的誠信狀態。守信和失信,是信用度的兩極。守信,就是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從而取得信任;失信就是違背諾言,背棄成約,從而失去信任。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守信就會贏得良好信誉和發展機會,失信就會失掉商機,受到懲罰。雙贏來自信用。人們的誠信心理是變動的,而信用關系則是穩定的,只有穩定的信用才能穩定人們的心理。因此,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開展誠信教育十分重要,加強信用建設尤爲緊迫。
友情链接:福建东辉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 黄冈市汇德窑炉有限公司 | 雅迅达液晶显示设备官网 | 江都区凯德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 湖南朝阳电机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京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无锡市国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德库玛注塑机 | 甘肃维捷尔科技有限公司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