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001標准有兩處提到:
(1)7.1.3組織應確定、提供並維護所需的基礎設施,以運行過程,並獲得合格现有產品和服務;
(2)8.5.1 d)爲過程的運行使用適宜的基礎設施,並保持適宜的環境。
審核要點如下:
(1)關注組織在實現现有產品、服務和過程中所需要的必要的基礎設施都有哪些?識別的是否全面,有無包含建築物、相關設施,設備包括硬件和軟件,運輸資源,信息和技術設施等;
是否對所識別的基礎設施的管理進行了策劃安排。基礎設施的需求是否基于顧客、法律法規要求以及組織知識所需。
(2)抽與现有產品和服務的類型相同的基礎設施,例如對于傳統的制造和裝配過程而言,基礎設施包括制造、包裝、配送、運輸和IT系統使用的設施。服務組織而言,基礎設施可包括使用IT系統,辦公室和行業專家。例如提供健康服務或咨詢服務;使用互聯網系統和核心辦公室,如網上采購和中心配送辦公室,網上銀行和辦公室。
(3)詢問設備設施管理部門負責人,關于設備管理是如何管理的,有無相關的制度,例如: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設備責任制度等。
(4)查設備管理制度及其他,是否包含了對設備管理過程中工作流程、責任劃定、保養制度(一保、二保、三保)以及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
(5)查受審核方設備台帳,是否有識別運行過程與生產有關的關鍵設備台帳,台帳內容是否全面,包含了資產編號、入廠時間、責任人、現存狀態(現用、停用、報廢)等內容。
(6)分別抽查現用設備的保養記錄,抽查一保、二保、三保的保養頻次、內容、責任人。特別是保養內容,是否根據不同設備有所區分,還應關注帶有軟件系統的設備的是否對軟件進行了維護保養。
(7)抽查停用設備的管理,查停用設備的申請單以及對停用設備的档案管理,現場觀察停用設備標識是否齊全,有無不一致情況。
(8)抽查報廢設備的管理,查報廢設備的申請以及對報廢設備的資料管理,現場觀察報廢設備標識。
(9)查對新采購設備的管理過程,設備管理制度是否有規定,批准流程,對新采購設備是否符合现有產品要求的精度、型號進行評審,調研,采購手續是否齊全,查新采購設備的驗收記錄及運行記錄。
(10)抽查特種設備台帳,抽3—5份特種設備的資質,是否在有交效期內,特別查與现有產品有關的特種設備。
(11)查設備維修,分內部維修或外圍,查內部維修記錄,維修過程是否及時,維修結果是否達到现有產品生產要求。查外部維修合同或協議,是否滿足现有產品生產要求。
(12)現場觀察生產一線設備運行情況,有無出現特殊狀況,生產運行過程是否順暢。